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多吃蔬菜和水果,对一个人的健康至关重要,也是实现平衡膳食的一个关键点。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达到每天对蔬果所需的摄入量呢?吃蔬果的时候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怎样才能达到足量蔬果的目标
1.餐餐有蔬菜
首先,保证在一餐的食物中,蔬菜重量大约占1/2,这样才能满足一天“量”的目标。对于三口之家来说,一般全家需要购买1~1.5kg新鲜蔬菜,并分配在一日三餐中。中晚餐每餐至少有2个蔬菜的菜肴。
2. 天天吃水果
一个三口之家,一周应该采购4-5kg的水果。选择新鲜应季的水果,变换购买种类。那么,什么时候吃水果最好呢?机体的消化能力与消化液的分泌以及胃肠的蠕动有关,与进食时间的关系并不大。大部分人的早餐食物质量不高,因此建议可适当吃些水果。成年人为了控制体重,可以在餐前吃水果,有利于控制进餐总量,避免过饱。两餐之间将水果作为零食食用,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获取丰富的营养素,获得健康效益。
(二) 五颜六色会挑选
蔬果品种很多,不同蔬果的营养价值相差很大。只有选择多种多样的蔬果,合理搭配,才能做到食物多样,享受健康膳食。
1.重“鲜”
新鲜的应季蔬果,颜色鲜亮,其水分含量高、营养丰富、味道清新;食用这样的新鲜蔬菜水果对人体健康益处很多。无论是蔬菜还是水果,如果放置时间过长,不但水分丢失,口感也不好。蔬果发生腐烂时,还会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对人体健康不利。
2.选“色”
根据颜色深浅,蔬菜可分为深色蔬菜和浅色蔬菜。深色蔬菜指深绿色、红色、橘红色和紫红色蔬菜,具有营养优势,尤其是富含β-胡萝卜素,是我国居民膳食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应特别注意多摄入。这些深色蔬菜应占到蔬菜总摄入量的1/2以上。
3.多“样”
蔬菜的种类有上千种,挑选和购买蔬莱要多变换,每天至少达到5种以上。简单来说,叶菜、十字花科蔬菜如油菜,绿花菜、各种甘蓝等,富含营养素和异硫氰酸盐等有益物质,应该多选。豆类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菌藻类食物如香菇、平菇等,维生素B、铁、硒、钾等含量都很高;海带、紫菜富含碘。每种蔬菜特点都不一样,所以应该不断更换品种,享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三)巧烹饪,保持蔬菜营养
蔬菜的营养素含量除了受品种、产地、季节、食用部位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烹调加工方法的影响。根据蔬菜特性来选择适宜的加工处理和烹调方法可以较好地保留营养物质。
1.先洗后切
尽量用流水冲洗蔬菜,不要在水中长时间浸泡。切后再洗会使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从切口处流失过多。洗净后尽快加工处理、食用,最大程度地保证营养素的摄入。
2. 急火快炒
缩短蔬菜的加热时间,减少营养素的损失。但是有些豆类蔬菜如四季豆就需要充分加热。
3.炒好即食
已经烹调好的蔬菜应尽快食用,现做现吃,避免反复加热,这不仅是因为营养素会随储存时间延长而丢失,还可能因细菌的硝酸盐还原作用增加亚硝酸盐含量。
“解锁”了正确吃蔬果的方式,能够人为的提高蔬果的利用率,更好的为我们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让身体更加健康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