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速发布采购| | 本站服务| 帮助中心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列表

湖北省大力推广“虾稻憨”综合种养 提高亩产值

作者: 来源:发布日期:2020-12-28

  长江供养了周边多个省市的群众,而长江的江鲜更是老饕们眼中的美味。然而为了更好的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目前长江已经禁捕了,如何长江禁捕之后如何让群众们吃到人工饲养的优质江鲜呢?

 
 
在12月17日,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培训会上,湖北省农业农村局副厅长、农业发展中心主任黄国雄透露,明年人工养殖的众多江鲜就被被端上普通老百姓的餐桌,未来湖北省要从大养虾向着养大虾进行转变。
 
目前,湖北省驯化长江野生鱼中华沙塘鳢(又称“土憨巴”)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明年将在10个县市全面推广虾—稻—土憨巴共作的种植养殖新模式,而这种模式所带来的每亩收入将会比单纯的虾稻共作高出将近有3000元。据悉,现在市场上二两重的土憨巴卖80元钱一斤,还供不应求。也因此发展虾—稻—土憨巴工作的种养殖模式还是很有前景的。实际上这种模式也就是先种水稻之后再去养小龙虾,等到小龙虾收获之后再去投放“土憨巴”苗,它吃较小的小龙虾的幼苗,保证长出来的小龙虾都是大虾,一田三收,大大增加农民收入。
 
其实小龙虾的养殖核心竞争力就是养大虾,因为目前市场上很多小龙虾因为养殖技术和管理没有跟上,因此小虾多但是大虾少,这也导致了近两年大虾的价格不降反增。在明年,湖北省将不会再扩大小龙虾的养殖规模。而农业发展中心将更是会重点抓“七钱虾工程”,大力开展养殖技术攻关,引导农民减小养殖密度、科学投喂,多养七钱以上的大虾,力争每亩增收1000元。
 
在会议上黄国雄表示,在明年前将会使用3年到5年的时间,提升全省水稻耕种收的机械化水平。作为水稻的主产区,湖北省目前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3000多万亩,但还有一半的水稻田靠人工插秧,如果能够实现机械化生产,将会解放出更多的劳动力,也能够实现增产增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隐私声明|付款方式|版权与著作权|欢迎合作|会员服务|友情链接|广告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苏ICP备2020068120号-1 (c)2020-2030 农副产品供货商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